环保节能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环保节能 > 详情

如何建设一座能“生产”水的智慧电厂?

发布时间:2024-04-03

“目前全厂每年可‘生产’水163万吨左右,在满足全厂生产用水的前提下,每年还可以向周边企业供给50万吨生产用水。”近日,记者在国家电投获悉,这座能够“生产”水的内蒙古白音华坑口的智慧电厂目前已成功启动并网。那么,一座发电厂为何要“造水”?它还有哪些“智慧”内涵?

节能减排,用“智慧”保护草原生态

为何要“造水”?内蒙古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承载区,水的承载空间决定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国家电投白音华坑口电厂位于内蒙古锡盟地区,常年高寒缺水,水资源的科学利用尤为关键。

“内蒙古锡盟地区发电多用褐煤,褐煤有水分高的特点,一般含水量能在30%以上,我们一开始就有这个打算,把褐煤里面的这部分水利用起来,就能补上我们水资源不足的缺口。”国家电投白音华坑口电厂总经理张建宇告诉记者。     

电厂设计之初,白音华坑口电厂就将褐煤水提取再利用纳入考量。设计采用吸收塔顶部设置混合式烟气提水装置,结合机械通风间接冷却塔的“提水+节水”方式,实现了全厂生产零补水。

张建宇还告诉记者,对比同类型烟气提水机组,额定工况下每年可多提水54万吨,既降低了对当地水资源的消耗,每年可节约运行成本1200万元。

让白音华坑口电厂变得更加“智能”的不只是在“造水”上,还体现在除尘和脱硫上。在电厂的主控室,一块智慧电厂数智大屏映入眼底。在上面不仅可以看到安全、生产、设备、经营等关键指标,还可以看到全厂设备、系统三维数字化模型,各系统的“健康”状况。

“在除尘系统和脱硫系统上,我们都做了智能化升级,接入智能化平台,相较同类型处理设备,粉尘年排放量可减少35吨,SO2排放量可减少506吨。”国家电投白音华坑口电厂副总经理王睿东说。“电厂运行以来,一体化智慧管控平台将生产数据实时汇集在三维数字孪生应用场景中,它动态显示机组24小时负荷趋势、NO2、SO2、粉尘浓度等机组信息,帮助运行人员全方位掌握机组运行状况,以便及时对生产进行调整。”

规划先行,以创新丰富“智慧”内涵

如何建造这样一座“智慧”电厂?规划设计是关键。

“开工伊始,我们就攻关智慧电厂的整体设计、系统规划,跟踪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寻找与电厂生产、经营、管理过程的契合点,选择符合项目建设需要、实际运行效果良好的技术和成果进行实践,将‘智慧’贯穿电厂建设始终。”国家电投白音华坑口电厂总工程师贾洪钢说。

“请注意,您已进入危险区域,请尽快离开。”在通过AI行为分析摄像头实时抓拍,发现违章行为自动预警后,监控指挥中心值班人员正对违章人员进行“喊话”提醒。

白音华坑口电厂以工程施工“人员、机器、原料、方法、环境”五个要素为核心,通过安装在施工作业现场的视频监控与各类传感装置,实现对“人、机、料、法、环”的全方位实时监测,作业风险进一步降低。

为确保工程建设进度按计划推进,白音华坑口电厂推出多项行业首次创新性技术应用,开展两横两纵全生命周期智慧管控、结合CPM兼顾传统指令性WBS管理的计划大联动、管理智能化+感知自动化安全管理等创新实践……

“综合来说,我们将总体工程分解为11034个节点工程,对各参建单位的工作执行情况进行一体化管控、精细化管理。”国家电投白音华坑口电厂生产技术部主任李晓宇介绍道。“通过智能化系统可实现所有节点工作自动预警提醒,而清单化、移动化、融合式管理应用既减轻了一线工作负担,又解决了各专业现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实现了全过程留痕、全生命周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