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政策
从“江南煤都”到“生态绿都”!
2023-10-30

因煤而建、因工而兴、因“三线”建设而荣耀的贵州省六盘水市,与许多资源型城市一样,在享受资源红利、加快产业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曾遭受严重破坏。10月24日,在贵州省委宣传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六盘水市政府副市长李恒超就面对空前的环境压力,六盘水怎样实现了从“江南煤都”到“中国凉都”“生态绿都”的精彩蝶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任振国 摄)

“一产聚焦凉都‘三宝’,推进山地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二产聚焦‘双碳’目标,推进工业经济绿色低碳发展;三产聚焦‘康养’服务,推进大健康休闲旅游业发展,改写六盘水‘一煤独大’的格局,全市绿色经济占比不断提高。”李恒超说,近年来,六盘水坚持新发展理念,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

央广网记者提问(央广网发 徐菡 摄)

同时,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六盘水不断推进绿色改革、绿色创新。出台了《六盘水市韭菜坪景区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开展“大数据+多规合一”项目研发、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等试点工作。完成了智慧环保信息化平台、林业生态监管平台、生态环境监测项目建设。

六盘水市政府副市长李恒超答央广网记者问(央广网记者 任振国 摄)

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六盘水累计完成营造林49.2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49.55平方公里,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62.33平方公里,恢复治理历史遗留矿山687.9亩,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如今的六盘水,抬头可见“天空蓝”,放眼环顾“生态绿”。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交出了一份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满意答卷。

“下一步,六盘水将着力保护修复生态、治理沉疴痼疾、发展绿色经济,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贡献凉都力量。”李恒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