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政策
逐绿而行,奋力打造生态文明示范的“宁河样板”
2023-11-14

天津市宁河区生态环境局局长李兴亮。 王亚京 摄

宁河区生态地位突出,三分之一国土面积划入重要生态空间,是天津市生态涵养功能区、全市“三区两带中屏障”生态安全格局重要组成、环首都生态屏障带的重要生态节点,维系着天津市乃至京津冀的生态安全。

生态环境部于10月27日印发《关于命名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公告》(公告2023年 第34号),我区被正式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获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全国最高荣誉。

下面将我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及成效汇报给大家:

一、高标准实施重大生态工程,绿色底蕴日益深厚

宁河区高标准实施七里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规划。投资140多亿元,实施十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发布实施全国首个湿地生态监测指标体系。与2017年相比,生境质量指数上升2.74。鸟类从10年前182种增加到258种,数量由每年20-30万只增加到40-50万只,东方白鹳等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成为常客,为全国湿地保护修复提供了“宁河经验”。实施双城间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栽植地被及芦苇103万平方米、乔灌木栽植17万株,“水丰、绿茂、成林、成片”生态画卷正在徐徐打开。

二、高强度推进区域联防联控,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历史上行政区划的变迁,造成了宁河区行政区内北京市清河农场、唐山市芦台经济开发区、唐山市汉沽管理区等飞地的形成,客观上让北京人民、唐山人民与宁河人民在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休戚与共、和睦相处。近年来,三地政府与人民,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为共同建设美丽京津冀付出了艰苦努力,通过联合治理、联合保护,蓟运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空气质量得到大幅改善。

三、高质量优化调整结构布局,“双碳”工作有序推进

产业结构更绿色低碳。撤销整合园区23个,整治“散乱污”企业1144家,建成绿色工厂6家,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业态规模持续扩大。能源供用更绿色低碳。35吨/时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完成北疆电厂引热工程,“煤改清洁能源”约11万户,实现“煤改气”9.1万户、集中式“煤改电”2.1万户。交通运输更绿色低碳。更换新能源车177辆,建成公共充电桩851个,公共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2108.4公里。启动津宁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开启“轨道上的宁河”新时期。农业发展更绿色低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化肥、农药有效利用率、施用强度远低全市平均水平,稻渔综合种养占比89.8%,建成种养循环示范场20家,获批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1个。

四、高站位践行“两山”理念,“两山”转化初见成效

建成全市首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9万亩稻渔混养、8万亩林下经济全面铺开,18家市级龙头企业、206个家庭农场、1351家专业合作社逐步取代了传统家庭经营模式。市级知名农产品品牌19个,“津农精品”品牌18个,农特产品40余种,建立苏宁、淘宝宁河特色馆,七里海电商推介会实现线上销售近3000万元。建成25个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位,2个AAA级景区、2个市级特色文化旅游村,文旅项目签约额突破百亿元,年接待游客116.3万人次,营业收入1.35亿元,带动农民就业5597户。

五、高水平统筹城乡融合发展,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城乡居民饮水水质安全达标。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2万吨/日,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6.5%,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100%。建成京津冀规模最大农村真空负压厕所系统且建设经验在全国推广。建成500吨/日宁河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垃圾不落地”成为常态。板桥等三镇获评国家卫生镇,22%农家被评为“美丽庭院”,“美丽村庄”创建全覆盖。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15平方米/人。建成“四好农村路”504公里,全区路网密度146.3公里/平方公里,城乡公交运营线路达55条,实现城乡全覆盖。

六、高效能实行生态文明制度引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成立区党政主要负责人担纲领衔的生态环保委、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等,制定实施《天津市宁河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宁河区清新空气行动考核和责任追究办法》等,压实各级领导责任,形成上下贯通的领导体系和权责统一、多元共治的责任体系。有效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完成8个街镇、2个委局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先行探索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开展5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在全市率先完成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严格落实“三线一单”制度,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刚性约束机制,100%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下一步,宁河区将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建设五个生态区,即以七里海湿地为载体,建设生态保护修复建设典范区;以产业绿色转型为抓手,建设“两山”转化样板区;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建设生态安全保障区;以城乡融合发展为方向,建设生态生活宜居区;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建设生态文化繁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