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政策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环保政策 > 详情

双碳之下,看榆林化学如何从“浅绿”走向“深绿”

发布时间:2023-12-21

毛乌素沙漠的凛冬总是在不经意间凋敝万物,处在边缘地带的榆林化学静静掩映在这片塞北高原上,历经春去冬来的旷野长风,榆林化学也愈发显得生机盎然。

历经高质量发展的迢迢山水,身居产业转型升级的坐标原点,榆林化学势必要在这场双碳演化的坐标轴上,上演一场由浅绿到深绿的奇迹,方才不负这劲吹已久的“逐绿”之风。

抢抓时代机遇,浅绿雏形初步显现

一直以来,榆林化学聚焦“隐患就是事故、违章就是事故、生产波动也是事故、管理不到位更是事故”的大安全管理理念,高位推动安全环保工作。按照废水完全零排放,废气达标创标排放,固废能用尽用原则,高标准高要求配套设计环保设施,采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低阶煤分级分质清洁高效转化利用技术开发及示范”取得的研究成果,对粉煤热解装置含酚污水、加氢酸性污水设置了50m3/h废水预处理装置;设立总容积为2万m3雨水监测池,5.4万m3消防废水池,27万m3事故废水池,形成了三级防控体系;对装卸区、储罐区、废水收集池、事故池等地进行工艺废气全过程收集处理,并根据物料特性设置了7套VOC治理设施,污水处理池、27万m3事故废水池、各装置初期雨水池也均采用池体密封,实现了VOCs点源和面源的全部收集处理。与此同时,以“战略合作+自主筹建”举措,通过科技研发、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方式,积极研发综合利用技术,谋划自有综合利用项目,打好综合利用攻坚战。

筑牢生态防线,绿色之路越走越宽

榆林化学积极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方面不断探索新路径,成立六大安全分委会,开展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修订23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发布《HSE管理手册》,建立健全安全标准化体系,完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夯实各专业安全生产职责;通过组织实施全员安全环保风险抵押,充分调动职工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推进合规性手续办理,通过了180项目安全、环保、水保、职卫竣工验收,办理了安全生产许可证、120项目排污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登记证等10项合规手续,组织环评中杂盐、生化污泥等5种固废危废鉴定,降低了该公司环保管理成本,落实了企业安全环保主体责任;搭建设备设施“全周期”信息化管理,通过接入设备实时运行状态参数,对设备进行运维大数据分析,通过PC端、移动端随时随地进行监测,有效保障了作业安全。

规划产业布局,深绿底色越来越浓

绿水青山诚然宝贵,但如何将其转化为金山银山?榆林化学整合绿色资源,蹚出了一条以产业实际实现降碳减排的发展“路线图”——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煤化工产业发展路径,坚定不移走好“转型升级”之路,深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项目开发引进,加快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进而推进煤炭资源分质利用全面向纵深发展,使煤化工产业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基于此,榆林化学在强链补链延链上下足了功夫,规划布局了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烯烃、芳烃及深加工工程、DMC项目等新能源项目,通过与绿电耦合,做到低碳或近零碳排放,实现榆林化学“自我碳中和”,同时二期项目将围绕“一优两降”(优结构、降能耗、降碳排),从源头减碳、中间降碳、末端固碳、碳汇林四个方面开展节能减排。

9月30日,榆林化学400万吨/年CCS示范项目40万吨/年先导试验项目榆碳1井顺利完井,刷新了国内最长密闭取芯纪录。标志着榆林化学在落实国家“双碳”政策,推动煤化工产业向绿色低碳发展迈出了坚实一步。该项目是目前全国拟建最大规模的CCS项目,将对CO2地质封存、监测技术进行系统性研究。榆林化学将通过实施该项目,建设西北地区CO2减排的国家级示范基地,为煤化工行业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工业示范。

展望榆林化学的未来,越来越浓的绿色安全环保将成为最浓郁的发展底色。(赵俊美 郭文静 叶帅)